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区县采风>>正文

临沭县打好“组合拳”开启德育工作新局面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27日  浏览次数:

近年来,临沭县教体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学和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方向,把学生的品德教育置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政治高度来谋划,确立了“全面规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工作思路,积极拓宽工作渠道,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德育活动丰富多彩,开启了全县小学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机制“管”德。县教体局高度重视德育工作,首先在体制机制上提供保障,各学校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政教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为成员的全镇德育工作网络,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全员德育,形成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具体到事的大德育格局。还依靠党建引领、支部委员帮包学校等措施,指导德育工作。建立了所有工作“有需求就有回应,有安排就有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是阵地“促”德。德育教育离不开阵地建设和文化建设。全县各小学建有少先队队室、德育室,并通过宣传栏、楼道等宣传载体,宣传展示学校特色,开展各色教育活动,营造出浓厚的育人氛围。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如临沭县红军小学充分发挥“红军小学”优势,专门打造了临沭红军、临沭革命战争、临沭战斗英雄等红色教育文化长廊,全镇师生经常参观学习,进行红色教育,提高他们的爱国、爱家乡、爱临沭的情怀;临沭县益海小学高标准建设的少先队队室,不仅得到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还于今年10月成功创建成为“全县少先队工作规范化学校”。

三是课堂“育”德。课程育德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该县坚守课堂主阵地,坚持上好思政课,确保道德与法制等课程保质保量开展。全县各学校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引导教师对学科教学与德育的整合进行思考和创新,努力挖掘育人元素,着力增强全体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提高了全体教师的师德水平和育德能力。各学校在所有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通过课程教学,使关爱、诚信、尊重、包容、合作等基本道德品质在学生中得到传承,帮助学生规范行为习惯,树立远大理想,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四是活动“养”德。全县各小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活动开展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提升,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清明节、抗战胜利纪念日举行纪念活动;借助“开学第一课”对学生进行“三爱三节”主题教育;多批次组织学生到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滨海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组织开展入队活动和重温入队誓词;国庆节开展“我与国旗合影”、“歌唱祖国”、“规范字书写爱国情怀”、“手绘祖国大好河山”等系列活动;除此以外,国防知识竞赛、“向雷锋同志学习”朗诵比赛、“童心向党”班级合唱、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学习强国征文演讲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文明守纪蔚然成风。

五是建设一校一品。该县提出了“精致+落实”的工作思想,开展了“一校一品”德育探索,在稳步推进中打造德育工作特色。临沭县红军小学开启了“红色课程”。依 托校本教材《闪闪的红星》,深挖当地红色教育资源,让广大师生了解临沭本地革命历史,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进而继承革命遗志,传承红军精神,让红色基因在师生心中牢牢扎根;临沭县益海小学坚持了“文化遗产课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学校,走入课堂。目前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绒绣制作的技巧,并能够创作简单的作品,全面提升了师生的艺术修养和创造能力;临沭县玉山完小自创了“大美玉山课程”。该校的校本教材《大美玉山》由师生共同合作编写,分别介绍了当地的风景名胜、历史名人、当地特产和自创的歌唱玉山的歌曲,使学生了解了家乡的景美、人美、物美、歌美,培养了学生从小热爱家乡的情感;临沭县唐岭小学的硬笔书法课程,让学生从书写规范字入手,逐步走向学会做堂堂正正中国人,逐步形成了系统性课程,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解荣学 郭建撰稿/李贵道整理)

上一条:河东区“三个充分”打造生态文明育人新格局 下一条:莒南县多措并举推动校园安全管控落实落细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