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区县采风>>正文

沂南县:构建“项目驱动+基地探索”新模式 打造学前融合教育沂南样板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22日  浏览次数:

为实现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面向“每个儿童”提供最适切的照顾与支持,沂南县不断强化政策保障,积极构建推进“项目驱动+基地探索”工作模式,持续深化园所环境、保教活动、幼儿游戏开展、校园文化、师资队伍改革,着力打造学前融合教育沂南样板。

一、以“专家引领、项目驱动”为依托,助推县域普特融合教育发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抓好职能落实。成立以县教体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普教科、幼教教研室、特殊实验幼儿园以及县直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参加的普特融合工作领导小组,为我县学前教育普特融合发展提供组织保障。2022年8月县教体局成立了学前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发挥辐射带头作用,积极推进我县特殊教育实验幼儿园现代化建设,总结与推广先进学前特殊教育经验和研究成果,为开展学前普特融合教育的探索与研究进行指导和帮助。二是抓实随园保教工作。摸清底数,建立工作台账,建立了在我县学前教育阶段残疾儿童接受康复和随班就读的工作台账,为入园安置提供基础依据。其次,选取第二实验幼儿园、大庄镇中心幼儿园作为试点园,立足实际,勇于创新,将随园保教工作落到实处,并在全县推广,截至目前,全县共有56处幼儿园在随园保教探索的路上实现同行。三是创新医教+康教新模式。根据每个特殊幼儿的生理、心理、学习特点和需要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与康复训练方案,提供个性化的课程内容、实施途径与方式,并加强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目前,全县所有县直、乡镇幼儿园均有资源空间,为本园及周边幼儿园特殊幼儿提供个别化教育。

二、以“基地探索、开展关键问题研究”为抓手,助推县域普特融合教育发展。

一是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特殊教育实验幼儿园建设,2019年2月开始正式招收普通幼儿,正式开展融合教育;2021年4月,从沂南县特殊教育学校剥离,成为事业法人单位,正式更名为沂南县特殊教育实验幼儿园,是目前山东省唯一一家具有省级康复机构资质的公办普特融合幼儿园,为全县学前普特融合教育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奠定了基础。二是加大融合力度,开展关键问题研究。根据热点、难点问题,以研促教,申报了市级课题《基于生活技能培养的学前轻度智障儿童融合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和省级课题《学前普特融合中特殊儿童创新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目前两项课题正在研究中。另外,特殊教育实验幼儿园还自主研发了《学前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指导手册》、《学前康复课程研发概论》、《感统游戏训练》等部分系列课程和教材,不断拓展县域学前融合教育发展广度和深度。三是不断拓宽社会融合活动形式。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组织特殊儿童进入社区、超市、大自然等区域,扩大特殊儿童的融合活动范围,为孩子提升生活技能和经验,容纳社会正常生活做准备。

三、以“强化信息宣传加强教师培训为保障,助推县域普特融合教育发展。

一是加强信息宣传力度。一方面通过家长会、宣传栏、微信群、美篇等宣传方式让家长清楚的了解普特融合的意义以及对普通幼儿成长的好处,让普通班的家长消除顾虑接纳普特融合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使家长成为普特融合工作的同盟军;另一方面加大对社会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助残日、学前教育宣传月、社会融合活动、社区公益活动、送教上门等活动,大力宣传普特融合的重要性,让大众以平等的心态接纳特殊孩子融入社会。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力度一方面建立健全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开展不同形式分层次、分系列的教师培训,为普特融合工作的开展和保教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根据教师和工作开展的需求,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外出参与各级各类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三是加强学前融合教育领导的交流与合作。组织全县教师参加上级专项培训,定期邀请专家入园指导工作,解决普特融合开展过程中遇见的困难和困惑。近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室主任高丙成、心理特教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希洁一行到沂南县开展学前融合教育调研活动,对我县学前融合教育前期探索取得的初步成效表示肯定。下一步,沂南县将继续加强学前融合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进我县学前融合教育优质发展,为全省全市县域学前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陈云云 高子涵)

上一条:兰陵县多措并举激发县域学前教育发展内生动力 下一条:费县讲好红色故事 坚持铸魂育人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