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区县采风>>正文

兰山区三项举措积极打造劳动教育新路径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03日  浏览次数:

2020年以来,兰山区对接上级关于五育融合和劳动教育要求,立足全区劳动教育实际,围绕形成“幼小初高”区域一体化、全覆盖的劳动教育体系目标,把劳动教育作为五育融合突破口,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家校社各方面,探索形成特色化、多元化、协同化的劳动教育新模式,着力构建新形势下劳动教育的新模式,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和效益,承办了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新实践经验交流会并作典型发言,被评为山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入选“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实验研究”项目领衔县区;新华社、《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

一、紧扣工作重点,打造特色化实践基地

一是着力打造综合实践基地。2009年,兰山区即投资建设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占地300余亩,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规划设计了综合实践、农业实践、工业实践三大实践体验区域,构建了以劳动体验为主线的“五育融合”课程体系,为全区校外实践打造了一个综合性的平台。该基地农业实践区占地160亩,分为农耕文化园、植物园、蔬菜种植园、果树种植园、家畜家禽散养园等8个园区,开发了生活技巧、手工技艺、工业技能和农业技术4个板块、41门劳动课程,每年培训中小学生约5万人次。

二是大力开发学农实践基地。农村中小学校利用相对宽阔的校园条件,实施校内学农实践开发工程,实现了“三个一”,落实“五小基地”:“三个一”即每一个镇都有一处种植样板园,每一个学校都有一方种植示范田,每一个班级都有一块劳动种植区;“五小基地”即小菜园、小苗圃、小果园、小鱼塘、小养殖,实现校园美化绿化、种养科技化、劳动平台化。

三是构建立体化校园劳动场。城区学校在装备劳动教育教室、场馆的同时,充分利用校内楼(屋)顶、阳台、校园边角地块等空间,开辟种养殖园地,建设“空中农场”“手工坊”等。玉龙湾小学将校园西北角的2600平方米的地块改造为“红领巾幸福农场”,划分60块“责任田”,分配到班级建设科学实验种植地,成为学生“自由呼吸”、生动成长的自然教室。临沂商城实验学校、临沂六中等学校在楼顶开辟“种植园”,分配给各班级,让学生体验种植、养护、收获、烹饪等劳动全过程。

二、凸显校本特色,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

一是劳动教育目标内容多元化。梳理构架了劳动教育的“六段目标”“十维内容”及“两类课程群”:“六段目标”即制定了覆盖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普通高中、职业学校等六个学段的劳动教育目标;“十维内容”即包括学生日常生活、校内田园生产、设计制作、烹饪技能、学科融合、职业体验、研学实践、红色教育实践、家校共育和志愿服务等10个维度的劳动教育内容;“两类课程群”即从基础课程和特色课程两个方面,构建起涵盖一至九年级的劳动教育主题、135个项目的劳动教育课程群,形成了相互衔接、依次递进的劳动教育多元化目标体系。

二是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多元化。结合兰山区历史人文资源,构建起五大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挖掘沂蒙山区非遗课程,设计开发了剪纸、泥塑、皮影戏以及糁、煎饼制作等课程,培养非遗文化传承人;开发校内田园课程,分学段开设花卉种植与养护、小菜农、小果农、病虫害防治、丰收节、美食节等课程,培养智慧“小农夫”;设计创意制作课程,让学生亲历设计项目的调查研究、创意设计、评价交流、改进完善等真实过程,培养实践“小达人”;融合家校共育课程,构建日常生活劳动课程体系,培养“当家小能手”;打造职业体验课程,职业院校创建职业体验基地,中小学设立职业体验“少年宫”,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培养职业理想“规划师”。

三是劳动素养评价多元化。区教体局制定《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从劳动观念、能力、精神、习惯和品质等四个维度、12项指标,重点指向以劳树德、以劳启智、以劳育美、以劳健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各校建立激励机制,采取过程性评价为主、结果性评价为辅的方式,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实践基地评价为主要形式,全面记录学生劳动教育过程与成果,并将其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

三、强化综合实施,形成协同化育人格局

一是加强区级统筹。区政府成立了全区推进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区教体局成立了劳动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全区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工作的推进、评价、研究和指导,深入开展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及特色课程、优质课评选,梳理形成了分学段、分专题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

二是强化教研支撑。配备专职劳动教研员,组建专兼职劳动教师队伍,形成了全区核心组、学校教研组、班本研发组三级教研网络,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教学研究。组建了“劳动教育新样态”研究项目组,探索形成了创设情景、明确任务、制定方案、实践操作、问题解决、展示交流和反思总结的劳动教育“七步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已初见成效。

三是建立协同机制。在学校推行轮流值日制度,实行全员参与的劳动任务分工管理。在家庭开展“家务劳动岗”活动,让学生参与家庭劳动,并且每年学会1至2项家庭生活技能。尤其校家社全环境密切合作,持续开展学生劳动评价序列活动,以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充分调动学生自觉劳动积极性。该做法被评为全国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优秀案例。(周云剑  李正华)

上一条:沂水县“五部妙棋”打好教育综合改革战 下一条:沂南县:“四轮”驱动齐发力 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