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一直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秉承“五育并举,德育为先,体育为要”的工作理念,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第三主科”地位,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一是落实三个保障,科学顶层设计。落实制度保障。在工作规划、年度要点等方面,对学生体质健康工作专章安排,把加强体育锻炼作为增强学生体质、降低近视率、减少心理问题的最有效手段,把体质检测结果作为对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重要指标。落实经费保障。投资1100余万元,对6所中小学运动场地进行提升改造,总面积4.2万平方米;县级及以上体育赛事投入30余万元。落实师资保障。在新教师招考工作中,坚持优先配齐配足音体美教师,努力解决专职体育教师紧缺的问题。目前,全县专职体育教师达到485人。加强体育教师培训,成立体育教研共同体,组织名师送教下乡、名师教学技能展示、优质课评比等活动,提升体育师资水平。
二是突出两个重点,确保管理质效。开足上好体育课。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一方面,守牢每周小学一至二年级4节体育课、三年级至九年级3节体育课、高中2节体育课的底线,要求各中小学校不得随意减少、挤占课时,鼓励适当增加体育课时。另一方面,加强体育课程标准落实情况监测,要求每节体育课融入中等强度以上的体能训练环节,课堂群体密度不低于70%,个体运动密度不低于50%。加强体育社团建设。持续推广“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坚持传统体育与新兴项目并重,一校一策,在大力发展传统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开展集体舞、竹竿舞、花样跳绳等特色运动项目,引进棒垒球、橄榄球等新兴体育项目,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2024年4月举办全县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展示活动,评选示范校13所。截至目前,全县中小学校共计成立体育类社团500余个,学生参与率达到65%以上,山东教育卫视、《体育晨报》进行了报道。
三是落实双轮驱动,建立长效机制。发挥督导杠杆作用。把学生体质健康纳入中小学综合督导评估评价内容,各学校参加的县级及以上体育赛事按所获奖项名次计分。把随意挤占体育课时等问题列入负面清单,跟踪整改。常态化开展体质抽测,县教体局统一对全县所有中小学校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抽测。抽测成绩计入综合督导成绩。发挥赛事带动效应。坚持“以赛选材、以赛促学、以赛促训”的工作思路,2024年,先后开展了中小学生乒乓球、羽毛球等“七大联赛”、莒南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莒南县中小学生阳光类项目运动会,做到月月有赛事、学校全覆盖。组织中小学校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比赛,获临沂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比赛男子组、女子组第一名,临沂市中小学生运动会暨“市长杯”校园足球比赛女子组第一名、男子组第二名。先后向上级选拔输送高水平运动员达50余人。(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