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把改革作为不懈的动力和源泉,在优化高中段资源配置和内涵式发展上下功夫,求实绩,以高质量高中段教育教学助推县域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以职业教育创新贯通式培养为例,目前,县域内临沂市工业学校共有16个专业点,其中贯通培养试点专业点达10个,占比62.5%。
龙头引领,创新“党管教育”建强组织引领发展。创新新时期党管教育工作助推高中段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要落地、项目要实施,离不开强有力的基层组织,离不开基层的拥护和支持。围绕新时期党对教育工作的要求,临沭县在高中教育中探索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把建强建好高中段基层党组织作为加强党的领导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落实了党建引领、推动、服务、融入教育业务,建立健全了党委、党支部、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协调推进的党建工作格局;同时,聚焦党建“问题、任务、责任”三张清单,不断推动党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向高中教育基层党组织建设转化,帮助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实现新跨越、新发展。
管理理顺,聚力“机制创新”优质均衡突出内涵。创新建设“1+n”高中教学联盟推动了高中段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针对高中教育发展不均衡、部分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研教学质量差等制约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的瓶颈,临沭县结合本地高中段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突出优秀师资人才队伍共育、高效智能教研平台共建、优势教育资源共享、联盟优质均衡发展共谋,形成了“资源互动、精准对接、抱团发展”的高中段学校高质量发展模式,加快了高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中,县域内职业教育统筹推进了“3+2”中职、高职贯通,“3+4”中职、本科贯通办学项目,积极参与中职联合高职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试点,探索长学制培养高技能人才;普通高中则创新建立高中段“1+n”教学共同体。在该教学共同体结构上,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作交流、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城区3所高中、1所职业学校组建为高中教学共同体,实现县域内高中段学校全覆盖;工作上,以牵头学校自身优势资源对接薄弱学校进行精准帮扶,从理念、师资、管理等方面实现共赢互动,每学期定期开展共同体内学校校长论坛、教师研修、集体备课等工作,组织共同体内师资流动、跟岗学习,开展校际交流、听课观摩、集体教研等活动,聚焦聚力各校薄弱环节和短板弱项,整体提升共同体内的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确保优质资源共享、共赢互动齐头并进。同时,高中教学共同体牵头学校负责联盟学校活动的运行管理、协调统筹,突出“优中选优、好中带好”形成了优校示范带动,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的高中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多维赋能,优化“资源配置”政策倾斜强基固本。聚焦高中学校与中职学校特点需求做好调研规划,统筹优化高中段教育资源布局,凝练发展特色和优势。首先是高规格设计。把高中段教育改革发展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将高中段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县主要领导每年都不定期到学校调研、现场办公,为学校解决实际问题、排忧解难。其次是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招生体系。通过新建高中段学校扩充一批、新上民办高中吸纳一批、外部职高引流一批,较好地实现了应招尽招、应上尽上。最后是科学配置资源,集全县才智力量办好人民满意的高中段教育。同时,聚焦民生需求、服务乡村振兴,高标准改善已有高中段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提升软硬件设施,并圆满完成了工业学校中央贴息贷款实训设备采购,区域内职业教育办学实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目前,临沭县域内职业教育已形成以数控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技术等专业为主体的十大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拥有国家级示范性专业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6个、市级高水平专业6个,办学特色日益彰显。普通高中教育则创新开展“初高中衔接协同发展教育”“普通高中强基计划”等工作,现已组织完成临沂市第二批特色高中及第三批学科基地的申报工作。另据测算,到2025年7月份,临沭县高中入学将达到99.3%的普及率,基本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均衡普及。(季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