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78085680/jyj/2024-0000033 公开目录 规范性文件
发布机构 临沂市教育局 发布日期 2023-06-1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  题 临沂市教育局等6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实施意见
临沂市教育局等6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县区教体局、发展改革局、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商务局,高新区、沂河新区有关部门单位,各高等学校、高职院校、技师学院,市直中职学校: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职业教育法》,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山东省教育厅等5部门关于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蹚出产教融合临沂经验,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产教融合为主线,统筹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等各方资源,在全市各产业园区建设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产教联合体,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汇聚发展新动能、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产教资源匹配、供需对接、双向互促的新格局,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二)总体目标。立足临沂实际,用1年左右的时间,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沂河新区(国家级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临沂商城,重点建设4个市域产教联合体,积极培育和建设国家级、省级联合体。会同济宁、枣庄、菏泽3市共同建设鲁南经济圈产教联合体,提高对经济圈内重大产业与教育布局、产教资源对接、区域联动发展的话语权。鼓励县区依托省级经济开发区,参照市域产教联合体模式,单独或联合建立实体化运行的产教联合体。到“十四五”末,原则上各产业聚集区均建立产教联合体,运行机制完善,建设成效明显,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

二、重点任务

(一)合理布局规划。依托产教资源相对集聚的产业园区,围绕区域优势产业链和特色产业集群,科学确定建设领域和功能任务,绘制产教对接图谱,统筹推进人才培养与招聘、职业能力培训、技术研发服务、成果转移转化推广及创新创业孵化器等。原则上要涵盖驻地中职(含技工院校)、高职(含职教本科)、普通本科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规模以上企业全面参与,中小微企业广泛覆盖,可视需邀请区域外职业院校、本科高校参加。

(二)建立运行机制。联合体实行政府主导、校企主体、多元参与、实体化运行。成立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制定联合体章程,拟定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设立秘书处(办公室)及相关执行机构,明确任务分工、权利义务等,做到产权明晰、组织完备、机制健全、运行高效。

(三)共享信息资源。建立大数据平台,联合体内企业、院校数据统一入库,汇聚企业需求、人力资源、技术研发、校企合作等信息,促进产教需求精准对接。定期开展专业和产业匹配度监测,预测人力资源需求,引导院校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强化特色专业群建设,促进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紧密对接。组织成员单位开展人才供需对接活动,提升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创业比例。

(四)共建实践中心。对标产业发展前沿,建设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以及企业员工培训、产品中试、工艺改进、技术研发等。

(五)协同培养人才。各类主体联合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商培养方案、共组教学团队、共建教学资源,共同实施学业考核评价,及时把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教育教学实践。联合体成员单位共建产业学院,广泛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岗位成才的中国特色学徒制。规模以上企业应按照职工总数2%安排岗位,接受学生来企实习实训和教师岗位实践。联合制订培训规划,支持联合体内院校积极承接企业员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创新培训,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共享员工”培训服务,提升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支持联合体内中职、高职高专、本科学校在适合的专业领域合作分段培养或贯通培养学生,鼓励普通本科高校招收符合条件的中高职毕业生和企业一线优秀员工就读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机制,鼓励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六)赋能科研创新。围绕技术创新链条优化资源配置,联合体内高校、职业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优势互补,共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打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成果转移链条,促进创新成果与核心技术产业化。对接产业发展需要,列出技术攻关的重点领域,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企业出题、院校答题,促进技术创新、工艺改进、产品升级,解决实际生产问题。鼓励各主体联合开展教育教学成果、创新创业实践成果、科技创新成果等申报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等部门,积极协调有关方面,针对联合体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给予指导和支持,把建设任务落到实处。联合体依托园区所在地政府(管委会)发挥好牵头作用,明确实体化运行机构、支持政策等,统筹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和运行。牵头院校积极与当地政府对接,为联合体建设提供指导,市相关产业主管部门负责整合相关企业资源,提供产业人才、技术需求。各企业、各院校积极参与、协同推进。

(二)强化政策扶持。全面落实《临沂市教育局等10部门关于印发“金融+财政+土地+信用”产教融合激励措施的通知》(临教职字〔2023〕6号)要求,对联合体内企业给予相应支持,整合教育、科技、产业、金融等资金,支持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

(三)强化工作推进。每季度调度高新区、沂河新区、临港经开区、临沂商城4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推进情况,以及各县区产教联合体建设情况,每年度总结联合体建设成效。联合体建设成效将作为遴选推荐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县、学校、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和资金奖补的重要依据,择优推荐参选省级、国家级联合体。

(四)营造良好氛围。及时总结全市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典型经验并大力宣传推介,营造全社会充分了解、积极支持、主动参与联合体建设的良好氛围。对推进联合体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给予表扬奖励。

附件: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指标

临沂市教育局 临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临沂市科学技术局

临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临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临沂市商务局

2023年6月19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指标

基本指标

观测点

1.基本情况

1.1联合体依托的产业园区总产值在省内位于前列,主要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为核心主导产业;联合体职业教育资源富集,涵盖中职、高职(含职教本科)学校,吸纳普通本科学校作为成员。

1.2将联合体建设情况纳入产业园区工作考核指标和职业教育工作目标考核体系。

1.3教育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建立密切配合的协调联动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划定重点任务,提出时间节点。

1.4经费投入和其他政策支持力度较大,明确支持职业教育的金融、财政、税费、土地、信用、就业和收入分配等激励政策的具体举措,相关政策落地实施。

2.运行机制

2.1成立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董事会)。

2.2建立多元协同、共建共管的治理模式,达到产权明晰、组织完备、机制健全、运行高效的实体化运作要求。

2.运行机制

2.3建立市域产教联合体章程、运营管理制度等,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人员聘用及评价体系、绩效考核体系、运营质量保障体系等。

2.4理事会(董事会)管理决策、秘书处(办公室)日常工作、各执行机构(包括分支机构)运行规范明晰。

3.共建共享

3.1联合体内各类主体共商培养方案、共组教学团队、共建教学资源,共同实施学业考核评价,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广泛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岗位成才的中国特色学徒制。

3.2龙头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专业规划、人才培养标准、教材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环节,并取得实际成效。

3.3对标产业发展前沿,联合体成员单位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产业学院,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

3.4设置灵活的用人机制,采取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的方式,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员、能工巧匠等到校全职或兼职工作。

3.5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或职工培训方案,实现人员互相兼职,相互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学生就业创业、员工培训、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成果转移转化等提供支持。

4.人才培养

4.1搭建人才供需信息平台,职业学校紧贴市场和就业形势,完善职业教育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专业布局与当地产业结构紧密对接。

4.2坚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校企协作育人,积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职业技能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4.3联合体各类主体深度参与职业学校专业规划、人才培养规格确定、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及时把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教育教学实践。

4.4企业按岗位总量一定比例设立岗位,接受学生来企实习实训和教师岗位实践。

4.5联合体所在省建立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支持联合体内中职、高职高专、本科学校合作分段培养或贯通培养学生,鼓励普通本科学校招收符合条件的中高职毕业生和企业一线优秀员工就读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5.服务发展

5.1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支持联合体内职业院校、普通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协同攻关,为园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促进技术创新、工艺改进、产品升级,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5.2联合体校企合作开展技术研发的成果转化率较高,合作取得一批研究成果(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一批省部级奖励(包括教育教学成果、创新创业实践成果、科技创新成果等)。

5.3联合制订培训规划,支持联合体内院校积极承接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提升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培训效果好。

5.4联合体积极服务制造强国、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6.特色创新

6.1联合体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理念先进、特色鲜明、成绩突出。

6.2联合体在制度建设、运行机制等方面改革创新,并取得明显成效,具有推广价值。

6.3联合体促进了本地区本行业职业教育发展,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7.其他

联合体近3年内在招生、就业、安全等领域发生过重大违法违规事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酌情扣分。

备注:该指标体系为《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23〕15号)规定。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