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经验 >> 正文

开发区三小“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纪实

发布日期:2015年11月11日  浏览次数:

语文主题学习如何开展,这是摆在临沂市各所学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不标新立异,寻求课题与学校实际的最大交集,将创新作为教学改革的新常态,成为我们开发区三小每一名教干教师的共识。面对这样一个课题,我们认为语文主题学习要在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有我们自己的思考,所以我们立足学校实际,在语文主题学习改革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一、更新理念,统一思想

1.校长牵头,更新理念。什么是语文主题学习?语文主题学习怎样才能做实?语文主题学习与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哪些交集?这一系列的问题成为教干教师讨论的话题。为此,学校先后组织骨干教师开展论证会20余次,两年多的时间以来,学校推荐教干教师阅读了《我是怎样教语文的》(于永正)、《大语文教育》(张孝纯)《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韩兴娥)、《让语文焕发生命的光彩》(毕英春)、《学生第二》(李希贵)、《谛听教育的春天》(郭思乐)等与主题学习和生本课堂有关的书籍,努力寻求语文主题学习改革在我校的切入点,以及主题学习与我校三环五步生本课堂的交接点。

2.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实践中,学校先后分批次派出所有语文教师,参加三十五中、市直学校主题研讨、昌乐二中、杜郎口小学等地的学习活动,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李希贵的报告和毕英春等骨干教师上课视频。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参加开发区组织的启动会。并于号召开了我们学校的启动会传达了《开发区三小语文主题学习实施方案》。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利用家长会时间向家长介绍主题学习的优势。教干教师家长达成共识,是改革成功的先决条件。

3.成立语文主题学习项目组。由业务校长牵头,以教研员、市级教学骨干、区级教学骨干、学校教学骨干为阶梯的业务团队,实行周例会制,负责起草实施方案,召开示范课、公开课,开展讲座,送教联小等活动,点面结合,力推语文主题学习的全面性。此外,和深度学习项目组结合,推进语文主题学习向纵深发展。

二、创新常规评价制度

1.创新考试评价制度:语文成绩由写字、丛书及课外书检测、古诗文与国学经典及期末成绩组成。语文考试成绩只占75%。

2.创设完美作文,拓展学生表达与运用的空间。大量阅读不是语文主题学习的终极目的,关注语言文字的表达和运用的实效性,才能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3.读书笔记形式更加灵活。祛除传统的阅读积累重复机械抄写的弊病,借助导学案积累卡和单元主题手抄报,丰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4.创新教师读书成果展示形式。每周一例会前,通过抽签开展教师阅读成果展示,现场打分,纳入教师的常规管理,师生共读,让主题学习氛围更浓厚。

三、做实教研,形成课改新常态

1.开发新课型,形成课堂新常景。经过多方论证,形成:“立足我校的生本课堂,统合课内外资源,整体推进语文主题学习”的基本思路。坚持“减少分析、统合教材,从教材中突围;少练多读,增加课内外阅读量,让读书成为习惯”的基本理念。2015年初,学校在推行语文主题学习活动中,进行大范围课型研讨,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教研新思路,“三段三型五环节”语文主题学习教学策略逐渐清晰。(图1三段三型五环节教学策略结构图)

“三段三型五环节”语文主题学习教学策略具体内容如下:

“三段”指的是低、中、高三个学段“三型”指的是每个学段实现三种不同课型的构建,助推教师课堂教学的规范,建立起有效的教学的秩序,逐步实现学习的开放性。“五环节”是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成果展示、精讲点拨和拓展阅读等。(另附实施策略研究)

2.召开骨干晨会, 确定一周内容。每一个年级选拔了一名骨干老师,每天早上7:40—8:00进行晨会研讨,讨论主题学习的相关问题,并研讨相关课型。

3.扎实校本教研,以点代面,辐射发展。每周三下午固定时间为语文主题研讨课时间,全体语文老师都参与进来,第一节为先导课型,第二节为研讨评课。第三节为集体大备课,活动采用先导课(研讨课)、课后研讨、单元整体备课、导学案研讨等环节组成,通过实践与研讨,提升了单元整体备课的效果,同时也解决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带动全体教师快速践行改革。会编写单元到导学案,会整合资源,让每一名教师成为课改的行家里手。开学以来,我们共研讨了:1+X课型、群文阅读课型、单元识字过关课、阅读推荐课、阅读交流课和习作实践课等多种课型。

4.注重课型研习,进行同课同构、同课同构。周三出课型,平时推进,让每一位老都会上研讨的课型,通过同课同构课强推全体教师的课堂。现在大部分教师对单元识字过关课、1+X、群文阅读、阅读推荐课等都会运用。

5.青蓝工程,师徒同场竞技,助推语文主题学习。对于学校青年教师、代课教师普遍不熟悉教学的情况,学校利用青蓝工程,师徒同上一节课,将徒弟理解、践行主题学习活动。

四、搭建平台,助推语文主题学习。

1.开展晨诵、午练、暮吟,巩固主题学习成果。利用早读在一二年级开展晨诵活动,精选课本和丛书中的美文进行集体诵读、小组诵读、小对子诵读、分角色诵读、配着动作诵读,通过这种抒情式的诵读激发读书兴趣,完成丛书内容,达到生字学习的先认后写,增加识字量,扫除阅读障碍。每天中午十分钟,教师练粉笔字、学生练钢笔字。学校推荐了田英章和司马彦的字帖,师生进行跟帖练字。字无百日丑,经过一个月的练习进步相当大。推荐字帖是生字表内容,也解决了集中识字不扎实的问题。每天下午放学路队学生齐诵古诗词、国学经典等内容。

2.完善课堂动态管理制度,促进阅读能力提升。

课堂中,完善更新小组合作动态管理评价表,利用小组团队的力量解决语文主题学习中出现的阅读困难、阅读倦怠等阅读障碍,创造竞争、向上的学习氛围。(附班级动态管理评价表)

3.拓宽阅读渠道,共享好书资源。每个年级都进行必读书目的推荐,为达到资源共享,各班级建设了图书角。另外学校充分利图书漂流大厅轮流使用、图书室自由借阅的方式为学生营造读书氛围。开学第一周组织专人对丛书进入编号入帐,保证丛使用规范。

4.开展多种活动,激发读书兴趣。学校每学期在五月份举行读书文化节,读书节将进行读丛书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写字比赛、话剧表演、图书超市等活动。在读书节中还将评选出:小书虫、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教师,促成亲子阅读、促成师生共读,让读书成为习惯,成为学生蓓蕾读书活动的主要内容。

五、“蓓蕾读书工程”,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将“蓓蕾读书工程”贯穿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活动中,在管理机制中,学校领导亲自抓读书工程;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和成立读书活动中心教研组,职责分明(附开发区三小 “蓓蕾读书工程”评价标准)。

在运行机制中,制定评价标准,借助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自我阅读、校园文化节等活动,每年一次的蓓蕾读书汇报节目汇演,有课本剧、春联大放送、民俗故事、穿越剧等(附视频材料和展评材料),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读书素养,提升阅读和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交流的机会,营造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验,我校教干教师改革热情很高,对语文主题学习有了深入的了解和尝试,学生的读书兴趣也越来越浓。“从教材中突围”“让读书成为习惯”需要一个蝶变的过程,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附:开发区三小“蓓蕾读书工程”评估标准

开发区三小“蓓蕾读书工程”评估标准

价指标及权重

评 价 标 准

信息来源

A级

指标

B级

指标

A1

管理机制(30分)

B1

机构建设(15分)

学校领导亲自抓读书工程,3分;

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职责分明,3分;

教研组积极参与、认识到位,3分;

教研(备课)组长充分发挥作用,3分;

成立读书活动中心教研组,负责具体操作,3分

听取汇报

调查走访

查阅材料、

记录

B2

制度建设

(20分)

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3分;

各年级教师目标明确、协同配合,3分;

计划明确、措施具体、制度完备,6分;

对教师的发展分类要求、分层推进,4分;

读书工程材料齐全、档案完备,4分

听取汇报

调查走访

查阅材料

B3

政策保障

(25分)

有时间保障,阅读课开齐开足, 课程表上体现明确,

5分;

课外阅读与语文课、阅读课、早读课紧密配合,5分;

有场所保障, 3分;

有经费保障,6分;

有奖励政策支持,6分

听取汇报

调查走访

查阅材料

A2

运行机制

(40分)

B4

自我阅读

(20分)

学生阅读兴趣浓厚,积极主动,阅读面宽,4分;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的安排读书、诵经、阅报活动,读书任务明确,4分;

学生有专门的阅读笔记,摘抄认真,体会深刻,6分;

阅读方法恰当,读写结合,6分

调查走访

查阅材料

随机抽查

B5

班级互助

(20分)

班级均能建立图书角,实现图书资源共享,4分;

图书角能天天开放,班级管理员责任明确,4分;

图书角管理规范、记录详尽,4分;

图书充实,富有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4分;

班与班之间经常开展图书交流、好书互换活动,4分;

调查走访

查阅材料、

记录

B6

阅览条件

(20分)

图书室、阅览室管理规范,责任明确,4分;

图书借阅记录详细、出借与归还登记清晰,4分;

书籍充实、品类多样,可读性强、富有时代性,4分;

图书室、阅览室能全天向教师、学生开放,4分;

学校图书室每月要定期向各班出借图书2次,4分

调查走访

查阅材料、

记录

B7

阅读教学

(20分)

教师对读书活动计划周密、措施得当,4分;

阅读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效率高,效果好,4分;

教师对读书活动认识到位,并能协调各科教师积极

支持、共同参与,3分;

读书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形式多样,5分;

教师对于学生阅读笔记能定期抽查、指导,5分

调查走访

查阅材料

随机听课

A3

活动成效

(30分)

B8

校园文化

(20分)

学校阅报栏、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等利用充分,内容能不断更新,6分;

学校和班级的公共场所有名人名言、励志警句和古代诗文等内容,6分;

学校宣传力度大,全体教干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

社会和家庭能充分支持,4分;

校园文化特色鲜明,知识氛围浓厚,4分;

调查走访

随机抽查

B9

教师发展

(20分)

教师对读书活动高度重视,主动参与读书,5分

教师能认真总结读书经验,撰写相关教学心得、教学论文等,每学期不少于1篇,5分;

青年教师专业水平提高幅度大,教学水平提高快,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高,5分;

参加各种教学评比、教学比赛获奖层次高,5分

调查了解

抽测、座谈、查阅证件

B10

学生活动

(20分)

校园成立由教师为指导、学生自主参与、组织的文学小社团,4分;

社团有相应的文学活动、文学刊物,4分;

校内组织读书笔记展评、知识竞赛等竞赛活动每学期不少于1次,4分;

各项竞赛交流活动制度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好,4分;

学生参加学科考试、综合能力竞赛成绩优异,4分

调查走访

查阅材料

记录

抽测,统计竞赛成绩

上一条:临沂商城实验学校“语文主题学习”实践浅谈 下一条:临沂皇山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施工作汇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