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时空>>正文

《沂蒙晚报》:第七届“寻找最美教师”系列报道(十二)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15日  浏览次数:

临沂二中许桂盛:这位数学老师“不太冷”

他,是位严谨教学成绩突出的数学老师,一个学期写了八本有价值的教案,人称“许八本”;他,也是位不太冷又细心的班主任,把爱像春天的甘霖一样播洒到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他就是临沂二中教师——许桂盛。

从教21年,看着一届届学生毕业后走出校门,走向人生更宽广的舞台,在许桂盛看来,自己就是那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撑一叶扁舟的摆渡人。许桂盛说,现在,经验多了,精力少了,但还要不断挤时间提升自己,继续像那不辞劳苦的摆渡人,风雨无阻,将学生送往知识的彼岸。

一个学期写了八本有价值教案,不仅有教学热情还要有教学技能

10日上午,记者在临沂二中见到许桂盛时,他刚开完一个简短的会议,“今年继续从高一带起,三年奋斗又要开始了。”高考虽已结束,但许桂盛并没有闲下来,帮助学生填报高考志愿、为即将开始的新学期做准备工作,用他的话说“需要干的事情还有很多。”

今年是许桂盛从教的第21个年头,一直从事数学教学的他已经对教案了如指掌,但每节课前他仍认真备课。“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但老师如果没有扎实的教学技能,空有一腔热情是不行的。”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刻起,许桂盛就一直这样告诉自己。

1996年,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真诚,大学毕业后许桂盛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毕业后,在一堂试讲课中,他精彩的试讲受到好几所学校的青睐,最终他选择了在临沂二中任教。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乃至一湾清澈透明的汩汩清泉。”许桂盛说,工作就是重新学习的开始。此后,他在教学期间,主动地参加各种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每天钻研教材,阅读教学参考书,向老教师请教,精心备好每一节课,不断总结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不断地创新。

“许八本”是学校老师给许桂盛起的一个外号,而这个外号也恰恰是对他最高的评价。“以前没有电脑,教案都是手写,记得我一个学期写了八本教案。每个教案包括课程的重点、难点、教学分支、教学过程设计,还有小结,每个教案4页多纸。”说起“许八本”这个外号,许桂盛有些不好意思,但说起教案的内容,他侃侃而谈。

为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许桂盛珍惜每次外出学习的机会。1999年在青岛召开的全国新教材培训会上,由于学习认真,并提出一些有深度的见解,著名数学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丁尔陞教授给许桂盛写下赠言:为数学教育作奉献。

这个数学老师“不太冷”,用真情情感温暖每个学生

呆板、不苟言笑,这或许是不少学生对数学老师的印象,然而许桂盛在学生的眼里却是位既细心又温暖的长者。

“高三时,许老师每天早上5:25分到教室,晚上9:40放学后再离校,高三一年风雨无阻,他在学校的时间要比我们很多人在校时间长。”高中三年生活,,学生们说“许老师是从内心对他们负责,对他们好。

许桂盛认为,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首先自己要做到及时批改每一份作业,当天的作业一定在第二天上课前批改完,保证上课时能及时讲解。考完试,为保证第二天上课前把试卷发给学生,他经常连夜批改,最晚时到夜里11点多。

许桂盛对学生的爱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的。在生活上,他对学生关怀备至,每逢炎炎夏日,他就提来凉水撒到教室里,给学生带来一丝清凉;节假日,他给因路远不能回家的同学带来水果、点心,让他们在学校里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许桂盛带的学生中,一位学生来自农村,父母年纪大了,家里收入微薄,生活贫寒,三九严寒还只穿着件单薄的外套。他发现后在家里找了些衣服给他,又帮他联系了一份爱心人士的资助,这个学生深受感动,更加用功,高考时考上一所重点大学,现就职于一家大型国有企业。

“教师的爱要像春天的甘霖一样播洒到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当了多年班主任,在许桂盛看来,班级中一些品学兼优的“金凤凰”固然可爱,而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差的那些“丑小鸭”更需要阳光,需要老师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

在许桂盛教第一届时班里有一名学生成绩不是很好,性格比较内向,有问题从不敢问老师,对学习没有信心。发现这个情况后,许桂盛经常把这名学生叫到办公室批作业,指出他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帮他分析出错的原因,鼓励他不会时要多问老师,多问同学。他还经常利用周末时间给他补课,后来这名同学的成绩慢慢提升,性格也变得开朗。毕业后,这名学生在给许桂盛的一张新年贺卡中写到:“老师,是您的关爱与鼓励,让我感到生活里还有春天。”

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话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二十多年的教学工作让许桂盛深刻感受到,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需要教师真挚的感情作为催化剂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用爱来沟通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才能换来学生真挚的敬意,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为不耽误学生课程放弃婚假,孩子放学误以为遇到“假爸爸”

“社会上很多人认为教师是个清闲的职业,每天上完两节课就没事了。实际上教师的辛苦付出只有做教师的才能深切体会到,只有他们的家人才能感受到。”采访将要结束之余,许桂盛坦言。

放在学生身上的经历多了,对家人的关心自然会少了很多。因为许桂盛一天从早到晚都待在学校里,作为孩子家长,他很不称职。早上他走的时候孩子还没醒,晚上他回家后孩子已经睡着了,一早一晚他几乎和孩子见不上面,没有时间给孩子辅导功课,更不用说接送孩子上学。

许桂盛的儿子上小学时的学校与他的单位仅有一墙之隔,可由于时间冲突,他几乎不接送儿子上下学,有一次,许桂盛接儿子放学,孩子同学的家长看到后感到稀奇,儿子更是惊讶。

“有一次我去接儿子,儿子见到后竟不相信是我,儿子说是不是找了一个和爸爸很像的人来骗他,先要我手机看看,看完手机还不确定,又问家住在哪里,接着问自己的生日是哪天,直到我说对了才半信半疑地跟着我走了。”说起这件事,许桂盛言语中仍有些哽咽,“在关心儿子方面真是亏欠太多了。”

不仅是对儿子,许桂盛的妻子对他也是“一脸埋怨”。许桂盛结婚那年带着一个重点班的班主任,三个班的数学课,同时还担任组里的备课组长,由于工作较忙,结婚只请了三天假。

“看着别人结婚时能有空到外地旅游放松一下,我也埋怨他为什么连法定的两周婚假都享受不到,他开玩笑说:‘谁让你嫁给了一位老师呢,而且还是当班主任的数学老师!’”许桂盛的妻子说,虽说当时一肚不满,但听到他这么说很理解,也就没那么生气了。

“教师应该充满激情、充满爱心,也该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追求卓越。今年44岁,从教20多年,可以说到了这个年龄,经验多了,精力却少了,还应该挤时间不断提升自己。”许桂盛举了个例子,自己的水平是泰山的高度,学生可能超越不了泰山的高度,只有不断提升自己,自己学生的水平能力才更高。

“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平凡,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许桂盛说,他会继续像不辞劳苦的摆渡人,风雨无阻,乐此不疲,将一届届学生送往知识的彼岸。

上一条:《沂蒙晚报》:第七届“寻找最美教师”系列报道(十三) 下一条:《鲁南商报》:职业教育助力大美新临沂建设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