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时空>>正文

《山东教育报》报道临沂第二十中学刘建宇的数学教学风格

发布日期:2013年01月08日  浏览次数:

2012年12月3日,《山东教育报》三版重点报道了临沂第二十中学刘建宇的数学教学风格。全文如下:

刘建宇的学生以能够做他的学生为荣;他不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可是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成绩却很好;他的学生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却没有学习数学的沉重负担。

他让数学不再难学

本报记者 宋洪昌

刘建宇印象

刘建宇刚任教时间不长,一位教研员听了他的一节数学课后,就跟校长姜怀顺说“这位教师不适合上课”。于是,校长就走进了他的课堂,接连听了2节课。这一听,让校长颇感新鲜——原来还有这样的课堂教学。课堂上,刘建宇打乱了数学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既有初一的内容,还有初二的内容,有些“杂乱无章”, 可是课堂气氛很好,学生自学、讨论、板演,甚至争论,但是学得轻松快乐。课后,姜校长与他交流,问他:“为什么不根据教材的内容按部就班地讲,而是现在该讲的一些内容不讲,不该讲的初二的一些内容却‘拉”到现在来讲?”刘建宇就给校长讲了这样一个例子:学习角的平分线,学生如果按照教材的进度学习,可能仅仅局限于呆板的记忆,所以现在没必要让学生学习。待将来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平分线的时候,学生自然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如果现在就给学生们讲这部分内容,势必会早早地将学生引入死胡同;今天学生的思维水平还达不到容易理解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不要强求学生去学习。通过观察和思考,校长发现了他这种教学方法的潜在优势。从此,校长就“宽容”了这位“不会上课”的数学教师,并且陪着他一路走来,直到今天。

在教学改革的初期,因为家长对他这种教学方式之下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升过程及规律不了解,对他的教学产生了怀疑。在初一的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他的教学主要是为学生初中3年的数学知识搭建框架,以及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局部知识的学习还不够精细,因此学生的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并不好。为此,不少家长不理解,甚至不信任,质疑的声音不时传来,有的家长甚至要求将孩子调离他的班级。但是,他顶着压力,执着前行。后来,到了初二、初三,学生的成绩快速提高,并且远远地超过其他班级。慢慢地,从学生到家长也明白了:原来他使用的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成绩提升有一个过程——开始的时候低,但是“后发制人”,一旦“发力”,就成了“加速度”。

在临沂第二十中学,有一位不批改作业的教师。

这位有些“另类”的数学教师就是刘建宇。

他不批改作业,不是因为他不愿意批改作业,而是因为没有作业可批改——他不布置作业。

他不布置作业,是因为用不着布置作业,因为学生不用通过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就能将数学学好。

老师不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还能将数学学好,可行吗?

让我们看看这样一组数字,这组数字概括地反映了刘建宇所教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

——90%的学生喜欢数学。

——80%的学生认为数学简单。

——45%的学生在初二下学期开学不久便自学完了初三全部数学课程。

——2001年,在刘建宇第一个3年一轮的教学实验中,其所教的67名初二学生参加临沂市中考数学试题测试,80分以上的学生的比例超过全区平均比例10个百分点。

——2005年,在第二个3年一轮的实验中,有57名初二学生参加临沂市中考数学试题测试,平均成绩超出全区平均分11分以上。

——跟踪研究发现,刘建宇所教的学生升入高中后学习潜能巨大,他们的本科升学率高出全区其他班级的学生近30个百分点。

……

2011年秋季开学之初,学校没敢公布刘建宇担任哪个班级的数学课,因为一旦公布,会引来众多的家长要求将自己的孩子安排在他所任教的班级。开学后的前2个周,校长只好先让他“闲置”起来,让别的老师临时代替他上课。

到底是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让刘建宇教得轻松,让学生学得轻松?

深入解读刘建宇的数学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了3个关键词,那就是:兴趣、习惯、方法。

首先让学生喜欢数学,感到数学不难学;然后,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学生会学;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高效学习。刘建宇的这种独具个性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们引入了一种理想的数学学习境界。

当教和学进入了这种境界,“数学难教”、“数学难学”在刘建宇的课堂上也就不再成为问题。

上一条:《临沂日报》头版倒头条报道我市2012年教育民生工程建设情况 下一条:《中国教育报》报道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中心小学孝文化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