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沭县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县教育工作大会精神,在去年成功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验收、在实现县域高中段普及普惠的基础上,全力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进一步统筹优化全县教育资源布局,统筹推进教育强县、教育强市建设。
全面破解“二元化”城乡教育体制。一是创新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自2020年起,临沭县打破阻碍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二元”管理格局,对县域内88所学校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形成城乡一体、整体推进的教育发展格局,为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构建城乡“共同体”发展机制。按照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思路,以“1+N”为基本形式,全县县直学校与9个镇街中小学全部建立区域教育联盟,确保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快速有力推动了城乡学校共同发展。三是加大投入确保城乡软硬件设施一体化。坚持“教育投入向镇街学校倾斜”,从2020年连续三年交流城乡955名优秀师资、安置214名公费师范生(其中派出172人到城区学校跟岗锻炼)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支持乡镇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全力加大“优化布局、强校扩优”。一是整合优化资源。以临沭县为例,“十四五”以来,临沭全县就高质量完成了23所小微弱乡村小学教学点、2所初中教学部的合并整合任务,全县适龄儿童就学率全部达到100%,3年入学率均实现100%。二是强镇筑基全覆盖。截至2024年,临沭就入围1个省级、4个市级、2个县级强镇筑基试点镇,实现了强镇筑基试点省市县三级试点全覆盖。三是彻底解决大班额。一方面投资4.9亿元在城区新建改扩建红石湖实验学校、苍源河实验学校、中山路小学等11个项目,新增学位11090个,有效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另一方面将临沭二中改为初中,新增学位3000个,城区西南部学位不足问题彻底得到解决。
全速推进“高中普及、产教融合”。一是投资7.6亿元规划建设占地289亩高级中学。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38591.21平方米,新增学位6000个。建成后,全县将保留高中3处,高中总学位达15600个,满足高中入学高峰期学位需求。二是促进产教高度融合。投资7.96亿元规划建设占地280.84亩临沂市工业学校南校区。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新增学位5000个。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我县中职学位不足问题,为五年制高职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三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在全市率先实现高中阶段普及。围绕在全市率先实现高中阶段普及这一目标,重点抓好县高级中学、市工业学校南校区的建设步伐,确保暑假后投入使用。持续增加高中段优质学位供给,让我县所有初中毕业生有学可上,比全省2026年实现高中阶段普及要求将提前一年。(季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