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沭县委、县政府把解决教育教学和大班额问题作为一项惠民利民工程,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有效的解决了大班额问题,促进了全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均衡配置师资力量。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教体局、财政局、规划局、发改局、住建局、国土局、人社、房管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解决大班额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解决城镇大班额问题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大班额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建设规划、用地、教师配备、经费投入等问题;对教职工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在2年内实现有空编的中小学教师补充到位,新建中小学按照办学标准和招生规模确定教师编制,建立中小学教师临时周转编制专户。创新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建立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的制度,创建了县直与乡镇教学“共同体”机制,积极开展了小学的“一带一”、初中的“一拖五”活动。制定了《临沭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今年还将公开遴选106名教师到县直或驻城学校任教,新招聘的154名新教师也将全部被充实偏远乡镇特别是乡村小学所需要的教师岗位上。
二是强化学校建设规划,创新学校办学模式。该县计划用2016、2017两年时间,投资2.8亿,新建校舍面积15.3万平方米。其中,新建两所小学、扩建4所小学;新建1所北城实验学校(九年一贯制)、扩建三所初中。项目建成后共新增191个教学班、8855个学位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将得到解决。截至目前,其中临沭县第一实验小学新建教学楼、临沭县第一初中教学楼、临沭街道周庄中学教学楼、临沭街道二小教学楼已竣工投入使用;临沭县第七实验小学、北城实验学校基础在建;临沭县第六实验小学、临沭县第三实验小学分校项目图纸设计已完成,正在进行征地、清障;临沭县第二实验小学扩建项目已完成图纸设计,准备图审,正在报建相关手续;临沭县第五初级中学新建教学楼正在进行规划设计。
三是积极实施“全面改薄”工程。2016年“全面改薄” 规划总投资3207.75万元,其中建设项目35个,建设面积2.24万平方米,投资2306.15万元;购置设备投资901.6万元。截至目前,该县青云镇柳庄完小食堂已完工,石门镇全球通小学食堂等2个项目基础在建;大兴镇大兴小学食堂等8个项目已开工;青云中学宿舍楼等7个项目准备招标;石门镇中心小学教学楼正在图审;石门中学食堂等11个项目正在办理手续;青云镇华山完小教学楼等5个项目正在规划勘察。临沭县加大教育投入,推进学校布局调整,优化基础教育资源,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全力解决大班额问题。
四是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招生管理。建立农村老龄化教师更新机制,大力实施名师培养“十百千工程”,从全县各镇街教干教师中选拔10名名校长、100名名师、1000名教学能手进行重点培养和动态管理,创新城乡教师交流机制,提升教学质量;实行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划片招生政策,小学、初中就近入学,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入学管理平台,严格学籍管理,严把转学关,严禁不足龄儿童入学,加强对学校招生行为的监管,落实好义务教育“零择校”政策;全面实行均衡编班,严格按照“学生均衡编班、教师均衡搭配、先学生编班后配教师”的原则,随机确定教学班级,坚决杜绝家长“择班”导致的“大班额”。 (王文杰 马照虎)